CBPT研究中心项目
專案名稱
兒童期發作之癲癇症兒童接受認知行為遊戲介入(認知行為遊戲幹預- CBPI )後的生活品質之影響
認知行為遊戲治療( Cognitive Behavioral Play Therapy, CBPT )是一種治療方法 ,它將經實證支持的認知行為治療 ( CBT )技術應用於遊戲環境中 ,讓學齡前和學齡期的兒童能直接參與治療過程 ,以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。
住院治療和其他醫療照護經驗對兒童來說,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 ,都可能是一段艱難的經歷。
多項研究顯示,遊戲對患病兒童具有巨大的治療價值 ,且遊戲介入能有效減輕住院兒童的壓力和焦慮。
本研究旨在根據Knell ( 1993 , 1998 )的理論模型 ,並參考 Pearson ( 2008 )的遊戲介入經驗 ,將 CBPT應用於醫院環境。
具體而言,本研究將針對患有兒童期發作性癲癇的兒童樣本 ,透過認知行為遊戲治療 ,促進其生活品質的改善 ,特別是激發積極思考 ,並提升問題解決和應對能力 ,以促進兒童的心理和情緒發展。
專案名稱
認知行為遊戲介入(Cognitive Behavioral Play Intervention- CBPI)對診斷為特定學習障礙兒童之學業效能感和自尊心的影響
本研究假設,認知行為遊戲治療(CBPT)可以根據Knell(1993, 1998)和Geraci(2022, 2024)的理論模型,並參考Pearson(2008)的遊戲介入經驗,應用於臨床環境。Pearson(2008)的研究為非心理治療的認知行為遊戲治療的有效性提供了實證支持。透過這種介入,我們可以間接教導兒童,在面對問題時,能有意識地運用思維來調適事件。特別是,我們可以教導他們使用充滿希望的思考方式,以增強他們的能動性,並教導他們使用問題解決的方法,以達到他們的目標。在認知行為遊戲治療中,我們會針對特定問題設計遊戲和使用娃娃;我們會運用示範和讚美來教導希望思考的能力;我們會教導兒童在遊戲過程中使用自我指導和積極自我肯定。
根據上述,我們假設,患有特定學習障礙的兒童,透過參與結構化的認知行為遊戲治療,可以獲得更好的工具來管理學業自我效能、自尊心,以及與病症和住院經驗相關的自我形象。
本研究將針對患有特定學習障礙的兒童樣本,主要目標是透過認知行為遊戲治療,提升學業自我效能和自尊心。次要目標是激發積極思考,提升問題解決和應對能力,以促進兒童的心理和情緒發展。
這是一項隨機對照研究。
患有特定學習障礙的兒童將被隨機分配到兩種不同的介入條件。我們將在介入開始前(T0)和結束後(T1)評估內化和外化行為、應對策略、積極思考、問題解決能力、學業效能和自尊心。
專案名稱
疫情對3-6歲兒童遊戲和認知行為方面的影響
2021年春天,CBPT研究中心與羅馬市中心的一些幼兒園合作,進行了一項名為「疫情對兒童認知行為和遊戲的影響」的線上調查。這項調查需要製作並發布一份線上問卷,問卷分為兩部分:一般部分,詢問教師在封鎖期間觀察到班級學生所發生的變化;具體部分,每位教師針對自己班上3至6歲的每個學生回答具體問題。
問卷的問題設計參考了四個主要發展領域:遊戲領域、神經心理學領域、情緒能力領域和行為領域。
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遊戲領域的變化。如圖所示,約53%的兒童在疫情後改變了遊戲方式,這種改變導致了兒童偏好的重新定義。
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,最近的疫情也影響了幼兒的生活和發展,迫使他們重新調整各個功能領域,尤其是遊戲表達方式。